瞭望|兰州新区荒塬变身

时间:2022-05-23 10:35来源:大西北网 作者:瞭望 点击: 载入中...
  ◇GDP从开发之初不足5亿元到2022年300亿元,增长近60倍,近五年兰州新区经济增速持续领跑国家级新区
  
  ◇实现了城市从拓荒起步到新城崛起、改革从学习跟跑到赶超领跑、发展从基础设施投资拉动到产业兴起带动、生态从黄土荒丘到花海绿洲四大转变
  


  
兰州新区荒塬变身
  
中共兰州市委常委、兰州新区党工委书记
  
  杨建忠
 
  
  2012年8月,甘肃省兰州新区获批成为全国第五个、西北第一个国家级新区。从此,这一片干旱少雨、贫瘠的秦王川大地迎来了历史性转机。
  
  十年破茧蝶变。如今,核心区200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全面配套,实现了城市从拓荒起步到新城崛起、改革从学习跟跑到赶超领跑、发展从基础设施投资拉动到产业兴起带动、生态从黄土荒丘到花海绿洲四大转变。
  
  GDP从开发之初不足5亿元到2022年300亿元,增长近60倍,近五年兰州新区经济增速持续领跑国家级新区,荣获“联合国杰出环境治理工程奖”“中国最具投资营商价值新区”“中国领军智慧城区”等20多项荣誉。
  
  以体制机制创新释放高质量发展新活力
  
  敢为人先、先行先试,着力在体制机制上创新突破,构建了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和适应自身未来发展方向的制度体系。
  
  一是构建高效运行机制。在机构设置上实行“大部制、大服务、扁平化”,调整压减管理层级、优化组织结构,构建了新区管委会—园区管委会—镇(社区)三级管理服务架构。2017年改革后,机关部门及事业单位内设科级机构压缩了51.2%,干部精简50.8%,“大部制”格局初步构建,机构设置更加优化高效,管理体制更加顺畅。
  
  二是释放人才最大效益。实行“全员聘用制、全员绩效考核、全员绩效工资”,打通行政机关与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之间干部人才交流渠道,推动干部梯次良性发展。出台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奖励扶持、人才选拔管理等系列政策,近五年引培各类人才超10万人,人才“虹吸效应”充分释放。
  
  三是国企改革持续发力。2017年将分散管理的61家监管及控股参股企业整合为8个集团公司,实行市场化经营、集团化发展、常态化监管,2021年资产规模、营业收入、利税总额分别是2016年的3.5倍、106倍、8倍。抢抓机场三期建设和新能源新材料发展机遇,2022年新筹建临空产业投资和能源科技公司,形成了以十大国有企业为支撑的国资国企新局面,有力发挥了国企在产业发展、城市运转、民生保障等方面的支撑引领作用。
  
  四是绿色金融示范带动。探索建立绿色金融风险防范机制,率先开展“绿色保险”“环境信息披露”等试点,打造“绿金通”综合服务平台,设立绿色基金,绿色贷款余额年均增长达74%,有力支持了新区绿色产业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
  
  以一流营商环境打造西部投资兴业新高地
  
  坚持把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作为立区之本、强区之策,不断在强化法治引领、提升办事效能等方面创新突破。
  
  一是优化行政审批。全面提升行政审批服务质量和水平,推行“清单制+容缺受理+告知承诺”、政务服务365天不打烊。开展区域评估改革工作,变“单个项目评”为“区域整体评”,审批时限压缩80%,前期手续成本节省30%以上。企业投资审批流程和开办时间分别是国务院目标的1/4、1/8,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评估在国家18个试点中位列第三,市场主体年均增速30%以上。
  
  二是突出要素优势。推出普惠制产业扶持奖励政策,各类税费奖励“不来即享”,推行“标准地”出让,实行弹性年期供应、先租后让等多元灵活供地模式,企业生产经营要素成本下降达20%以上,投资创业生态全面优化,市场主体获得感持续增强。
  
  三是强化法治引领。集中开展招商服商、土地违法、中介市场、工程建设等“九大整治”,快审、快结、快执各类涉企民商事案件和审查甄别涉案资产,大批历史遗留问题从根源上得到有效解决。严厉打击宗族势力、黑恶势力、非法利益团伙等,投资发展环境更加健康有序规范。
  
  以现代产业集群引领高质量发展
  
  始终把产业作为发展的生命线,抢抓产业转移机遇,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坚定不移走集群化、低碳化、高端化发展之路。
  
  产业体系更加完善。深挖资源要素禀赋,大力实施“335+X”产业倍增行动,装备制造、绿色化工、新材料等十大产业体系基本形成,产业投资、工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50%、40%以上,以全产业链思维打造产业集群。特别是150平方公里绿色化工园区,仅3年时间就引进“专精特新”化工产业项目160多个,千亿级的精细化工产业集群加速形成。
  
  科技创新持续提升。出台科技揭榜挂帅、扶持奖励等系列政策措施,建成大科学装置、重点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等各类创新平台,有研发活动规上企业比重达38.8%,科技成果转化率达31.4%,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0%以上,在清洁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生物制药等领域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
  
  对外开放不断扩大。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快速搭建综合保税区、国际航空港、铁路陆港、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等对外开放平台,设立冰鲜水产品、粮食、肉类等六大指定监管场地和网购保税、跨境直邮两个跨境电商监管中心,电解铝期货指定交割仓库挂牌运营。综合保税区近四年贸易额年均增长181%,铁路陆港货物吞吐量年均增长60%以上,航空口岸国际货邮吞吐量年均增长69.7%,外向型经济高质量发展引领带动效应逐步凸显。
  
  以生态治理擦亮绿色发展底色
  
  树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修复治理,走出了一条生态优、环境美、城市亮、产业兴的高质量绿色发展新路子。
  
  一是强化规划引领。编制了兰州新区国土绿化行动总体规划、现代农业发展规划、黄河中上游生态修复与综合治理示范区规划等一批规划成果,构建了“北育生态、中兴产业、南接主城”的总体开发保护格局。特别是率先编制并获批的《兰州新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立足全域8镇2850平方公里范围内,科学划定生态保护、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为构建陇中生态安全屏障、重振兰州辉煌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开展全域生态修复。采取土地整理、土壤改良、配套节水灌溉设施等手段,将原本不利于蓄水保墒、绿化种植的低质土地修复为适合苗木成活、能自然存水的土地,大力实施造林绿化、生态修复、空闲地复绿等工程,累计实施生态修复15万亩、造林绿化20万亩、撂荒地整治18万亩,城市绿地率超过35%,防风林带、生态水系、绿廊花海、湿地公园等多位一体的生态体系全面构建。
  
  三是谋划建设“陇中生态平原”。抢抓“一带一路”和兰西城市群生态建设行动机遇,系统开展兰州—兰州新区—白银黄河中上游水土保持及生态修复区规划研究,率先提出在1.2万平方公里范围打造“陇中生态平原”重大工程,将区域未利用地整治为高标准生态、农业、建设用地,整体性系统化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形成承载千万人口、万亿级GDP新增长极。









 
(责任编辑:张云文)
>相关新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13000024号-1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