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市趟出“以德扶贫”助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新路子

时间:2017-12-25 07:43来源:大西北网 作者: 张小燕 点击: 载入中...
  扶德扶志扶智 激发内生动力
  
  临夏市趟出“以德扶贫”助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新路子
  
    
  大西北网讯  “老伴以前在家待着,经过动员,现在在村里当上了环卫工,工资加早餐补助,每个月的收入一千六七。再加上种地,5口之家年收入能达到2万多。目前,村里有很多人外出打工,自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开展后,不务正业、游手好闲的人少了,靠自己的双手辛勤打拼过上好日子的人多了……”说起临夏市扶贫工作,苟家村村民苟全录甚是感慨,扶贫之前,打工费劲,工资低,如今,只要年轻人愿意除去打工,不仅车费免,政府还给补助几千元,以前打工没人管,现在各级政府上门动员,并联系相关单位,让村民有工打;以前贫困户思想意识差,现在出外务工很积极。
  
  “以德扶贫”,是临夏市助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趟出的新路子。近年来,临夏市全力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市委主要领导、分管领导通过经常性走访调研,发现部分贫困家庭中存在思想落后、子女不孝、家庭不睦,个别贫困群众不思进取、不务正业、游手好闲、仅仅依靠政府“输血”,自己主动“造血”等问题而致贫返贫的现象,通过深入分析,临夏市在精准识别的基础上,把“失德致贫”列为一项重要致贫原因,对贫困户有思想落后、因循守旧,存在“等、靠、要”现象,家庭不睦、子女不孝,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大事不会做,小事不愿做等13种情况列为“因失德致贫返贫”的表现,提出“以德扶贫”的理念。坚持物质扶贫与精神扶贫双管齐下,通过突出党建引领、加强政策宣讲、破除乡风陋习,细化“扶德、扶志、扶智”三扶并举的精准帮扶途径,因户施策、因人施法,把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作为精准扶贫的发力点和落脚点,为贫困群众趟出一条精准扶贫的新路子。
  
  突出党建引领。坚持把扶贫攻坚行动作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主阵地,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管好用好驻村工作帮扶队,整合党代表、基层党员、群众代表、致富能人等资源,在“以德扶贫”工作中发挥先锋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密集开展党员“冬训”和“党组织书记‘以德扶贫’党课”培训,组织观看电影《十八洞村》,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激励驻村帮扶干部主动作为,激发引导贫困户脱贫动力,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梦想。
  
  突出政策宣讲。各单位结合各自职能,进村入户从扶贫政策、惠农政策等开展宣讲解读活动,帮助贫困群众懂政策、明程序、会操作、得实惠。组成“以德扶贫”法制政策宣讲队,开展农村实用法律法规宣讲活动,积极引导树立遵法、守法、用法的良好习惯,集中调处农村易发多发的邻里不和、村组矛盾等各类矛盾纠纷。突出惠农政策、核心价值观、传统美德、法制教育等方面,编印《农村以德扶贫宣传手册》,发放到贫困户家中,贫困户自己读、自己看、自己想,使大部分“因失德致贫返贫”贫困户认识到自己致贫返贫的根源。
  
  突出乡风文明。修订《村规民约》,着力破除乡村大办酒席、封建迷信、环境脏乱差等陈规陋习。通过组成“道德宣讲团”进村入户开展宣讲活动,举办“以德扶贫”文艺演出,评选“最美家庭”、“好儿媳”、建立道德“红”、“黑”榜机制等活动,让身边人讲身边事,让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引导贫困群众转变“等、靠、要”的思想,净化了农村风气,形成“以德扶贫”正能量。
  
  突出道德教育。充分发挥镇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帮扶责任人作用,通过言传身教、思想引导,帮助部分贫困户认识到子女不孝、参与赌博、好吃懒做等不良陋习对家庭对社会带来的不利影响,引导贫困户及时改正陋习,树立贫困可耻、劳动光荣的思想观念,使得贫困户从根本上转变观念,收到了良好的成效。贫困户慈某,家庭人口4人,在调研摸底中了解到,家庭致贫原因在于24岁的独生子慈某某,不务正业,忤逆父母,而且,每天喝令年迈的父母早起背篓,到地里干农活,到市场卖蔬菜,自己却游手好闲,向父母索取生活开支。为此,镇村和驻村工作队干部按照以德扶贫思路,多次上门对慈某某进行品德教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从伦理道德上进行说服帮教,最终使慈某某认识了错误,彻底改变了以往的种种不孝之举,主动承担家庭责任,积极四处联系务工门路,目前,在帮扶干部协调帮助下,慈某某以替人驾驶出租车,月收入2500左右,家庭整体脱贫有了指望。
  
  突出帮手作用。针对部分贫困群众思想因循守旧、思想保守、安于现状,市上注重做透做深贫困户的思想工作,建立由镇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员和社会贤达结成“一对一”和“多对一”的帮扶机制,在帮扶过程中,一边倾听群众诉求,一边回应群众关切,用本村发家致富的养殖大户、致富能人、回乡创业鲜活事例引导群众打开心结,坚定脱贫信念。枹罕镇马彦庄村精准扶贫户马某某,丈夫2010年因病去世,19岁的儿子辍学在家,游手好闲,家庭生活十分困难,镇、村党组织负责人、驻村工作队员等多次入户谈心劝导,积极联系解决5万元的扶贫贷款,并帮助开设便民超市,儿子在镇上的说服教育后,思想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在帮扶干部的帮助下已学会驾驶技术,全家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增生。
  
  突出矛盾调处。夫妻不睦、家庭矛盾激化给贫困家庭雪上加霜,帮助夫妻间消除隔阂,调处家庭矛盾,树立致富信心成为临夏市帮扶干部日常帮扶的重要措施。慈王村村民慈某,由于长期患眼疾,无法外出打工挣钱,夫妻关系紧张,帮扶工作队在了解他家的实际情况后,把调处家庭矛盾作为精准扶贫的基础,上门对夫妻二人开展说服开导,让夫妇俩相互体谅、相互关爱,化解心中的隔阂,建立和谐的生活关系,并帮助他们通过农村合作医疗及大病救助的措施,治好了慈某的眼病。同时,把慈某列为技术扶贫对象学习养殖技术,他满怀信心地说:“我家吃低保是暂时的,学到技术后,我想通过发展养殖业,实现脱贫致富……”
  
  突出扶志。针对部分贫困群众生活突遇变故,失去生活信心、缺乏脱贫致富决心和动力的实际,市上注重做透做深贫困户的思想工作,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愿望,帮助群众立下“脱贫志”。贫困户马某某夫妇,均没有固定的经济收入,家庭经济十分困难,加之妻子智力轻度智障,马某某一度不思进取,存在“等靠要”现象。镇村和驻村工作队干部在了解他家的实际情况后,上门对马某开展说服开导,同时,积极帮助申请危房改造资金,帮助其修建了4间住房,还积极动员马某某参加职业学校技能培训,学到了汽车驾驶技能,在帮扶干部的协调下,马某某买了一辆兰驼车,拉运建筑材料,年收入超过3万元。通过人文关怀和帮扶措施,马某某不仅有了固定的经济收入来源,整个家庭对未来也有了美好的憧憬,走上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子。
  
  突出扶智。针对贫困户易发生“扶贫—返贫”的恶性循环以及持续增收不稳定的问题,通过教育提智、技能增智等途径,促使“因失德致贫返贫”贫困群众将精力集中在劳动致富中,自觉摈弃落后思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防范返贫现象发生。一方面教育扶智。坚持把发展教育作为“拔穷根、摘穷帽”的治本之策,建立农村学校政策倾斜机制,建立健全贫困学生资助体系,优先资助“因失德致贫返贫”的贫困户子女,近三年来,落实中职助学金、减免学费达1000万元以上。另一方面技能扶智。通过在雨露计划及短期技能培训中设置月嫂、保安、家政服务、电工电焊、牛肉拉面等项目,大力开展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实现了由苦力型向技能型就业的转变。南龙镇马家庄村精准扶贫户赵某某,收入主要靠和妻子种植玉米维持,生活十分困难。经过帮扶干部的动员和鼓励,儿子赵某学习了铝合金制作技术,开设铝合金制作商铺,迅速改善了家庭生产生活条件,并得到精准扶贫小额贷款到户扶持,进一步扩大了加工经营规模,经济效益良好。
(责任编辑:张云文)
>相关新闻
  • 礼县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助推精准扶贫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