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会宁厉害了,这个家族!今年10个孩子高考9人上了一本线

时间:2017-07-06 09:03来源:大西北网-兰州晨报 作者:薛长明 点击: 载入中...
  
  老人给孩子们讲家谱。
  
  在甘肃会宁,高考被赋予了太多的涵义。对于大多数会宁学子来说,拼尽全力学习,以期在高考中博出更好的未来。
  
  在2017年高考中,会宁县新庄镇寺寨村场沟社10人参加高考,9人成绩上一本线。自恢复高考以来,这个村社先后走出了50多名大学生,占到全社近三分之一的人口。走出去的大学生在给家乡带来变化的同时,更给后来者留下了一份坚韧、奋发砥砺的品质。
  
  全村:三分之一人受高等教育
  
  新庄镇位于会宁北部,干旱少雨。
  
  寺寨村场沟社居住着的全部是柴姓人家,距离镇上大约10公里,硬化路面在山间穿梭,通向这个34户人的小村庄。
  
  柴守乐、柴守兴堂兄弟四人,他们都在县城读书,今年高考成绩出来填报完志愿后,才松了一口气回到村里,给村里增添了不少生气,他们用自己的高考成绩为村里又添了一份骄傲。作为家族里年纪最长的长辈,65岁的老人柴树童主持着家族里的大多数事务,老人也在县城陪孙子柴守乐读书,这次和家族的几个孙子一起回家,只为给祖辈上一炷香。
  
  今年高考中,场沟社柴家一门10个90后孩子参加高考,其中9人上了一本线,5人分数超过500分,最高分数达到636分。这样的成绩,这几天,柴树童再一次被赞誉包围着。
  
  柴树童家目前就有两个孙女正在上大学,而他的小孙子柴守乐今年也上了一本线。如果没有意外的话,今年暑期结束后,他家将有3个孙子(女)走进大学校园。
  
  场沟社柴家一门自从高考恢复以来人才辈出,总共34户180多人的村社里先后走出了50多名大专以上的大学生。最近四年里,21人参加高考,一本线以上13个,二本线以上16个。像柴树童家这样,一家几个孩子同时上大学,在当地极其常见。
  
  家族:支持读书执着教育
  
  很早以前,这个村子对教育就有着执着的信念,这份执着源自于一位叫柴树渭的人。
  
  作为早期走出会宁见世面的人,这位已逝的柴家读书人,在上世纪40年代曾在沿海地区做过生意,解放后成了当地最早的一批老师。走出去的柴树渭看到外面的世界,深知家乡的落后和贫瘠,他深信,只有知识能够让村里的人走出去,过上好日子。所以,在他活着的时候,他用老师的身份,鼓励每一个柴家人读书识字。临终前,这位老人留下了“再穷都要让孩子读书”的遗愿。
  
  正因如此,即使在高考被取消的年代里,场沟社也是当地入学率最高的地方之一。老人和村民的坚持在刚刚恢复高考的那几年里迅速显现效果,场沟社成了当时走出大学生最多的地方。那些通过高考走出大山的孩子,或从政、或从商、或在城里当白领,成了村人眼中的“体面人”。
  
  榜样的力量让高考在村子里成为了一种精神升华,读书改变命运,在村里根植人心。
  
  变化:后生愈发自立自信
  
  不知从何时起,即使在暑期,村里的大学生们也少有回家的,他们出去尽可能打工挣钱,添补学费。
  
  柴守乐这次回家只住两天就得返回县城,前些天他已经谈妥了一份做广告的工作,工期一个半月,可以挣到近2000元。同样,柴守乐两位正在兰州上大学的姐姐,也即将开始暑期打工。大学期间,两个姐姐大部分生活费都靠打工补贴,大姐已经确定下一学期到俄罗斯圣彼得堡自费留学,而家里已经为了他们上学背上了10多万元的贷款,眼下家中最大的一笔费用就是筹备姐姐留学。
  
  同样,在高考结束后,柴萋隆开始戒烟了。他的两个儿子今年同时高考,两人成绩都上了一本线。他戒烟,既为了少花钱,也是是为了保证有个好身体,为孩子将来上大学打工多挣一些学费。
  
  像柴守乐、柴守兴等这一批90后高考生,尽管他们的家庭依然贫困,但是他们显得更加自信。
  
  “我相信,只要我努力了,就会有一个好结果。即使将来我回来种地,也能种出和别人不一样的东西。”记者眼前的柴守乐,言谈自信,开朗、活泼,和他的兄弟们一样,对未来充满既充满期待,又有着乐观、豁朗的看法。
  
  自信自立,既是这些孩子的精神写照,也是会宁教育的折射。
  
  文/图兰州晨报记者薛长明
(责任编辑:苏玉梅)
>相关新闻
  • 厉害了!榆中又添一枚国家级荣誉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