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石窟探全球共享 海内外众议"数字敦煌"发展

时间:2016-10-26 16:43来源:中新网 作者:秩名 点击: 载入中...

  大西北网讯     20多年来,备受全球瞩目的“数字敦煌”项目已悄无声息的将敦煌石窟带向全球各地,普通民众用手机亦可畅游藏于“深闺”的绚丽洞窟。但如何让更多的壁画和彩塑插上科技翅膀与全球共享?这成为海内外专家学者眼下关注的焦点。


  24至25日,数字敦煌项目国际咨询会在敦煌莫高窟举行,吸引了来自法国、英国、美国、日本、印度、俄罗斯,以及中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多个领域专家、学者。与会者围绕数字敦煌项目的进程和未来存储以及共享模式等一系列问题展开了激烈讨论,并分享了各自领域的经验和对策。


  “这个项目目前主是为学者服务,其次就是为了公众。”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表示,目前对公众的开发的内容比较少,洞窟图像内容的展示现在已经有一些针对公众的资源,但由于后台的数字资产管理系统DAM等还没有建成,所以很多资源没有很好地管理和展示出来,为大众服务。


  这需要通过此次会议集思广益。王旭东认为,“数字敦煌”是一个全新的系统工程,把藏经洞文物与莫高窟数字资源结合在一起的前景令人鼓舞。比如:所有资源都免费公开的国际敦煌项目渐显成效,还有今年法国国家图书馆把所有馆藏敦煌文献的数字化成果捐献给了敦煌等。


  敦煌石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一个璀璨的艺术宝库,也是古代丝绸之路上不同文明之间对话和交流的重要见证。但由于自然因素、人类活动等多种原因,敦煌石窟正面临着不可逆转的消亡危机。据科学调查,仅敦煌莫高窟约4.5万平方米的壁画中,就有20%不同程度的病坏,且其病害的速度远甚于古代。


  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敦煌石窟的保存、保护迫在眉睫。尽管多年来用尽一切可能的传统保护手段,但仍无法彻底阻挡这一渐变过程。直至数字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敦煌石窟的保护和长久保存提供了可能。


  截至目前,敦煌石窟已完成120个洞窟的图像采集、42个洞窟图像处理、20身彩塑的三维重建、120个洞窟全景漫游节目制作、124个洞窟三维扫描、文献数据库20万条等。今年5月,“数字敦煌”资源库面向全球正式上线,首期发布30个经典洞窟的高清数字化内容及全景漫游。


  据了解,敦煌石窟数字资源库项目的工作量十分巨大,仅莫高窟就需要拍摄近500多个石窟的完整图像。此外,目前还存在如何建立数据、信息和知识的关联,数字化数据如何能够永久存储等问题。


  敦煌研究院认为,“数字敦煌”在实施过程中,将会产生一系列采集、加工、存储、展示、交换和元数据等标准,对博物馆、石窟寺等构建数字博物馆提供科学依据,具有广泛的推广性和示范作用。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常书鸿敦煌艺术专项基金成立暨花
  • 敦煌举办农耕文化论坛融合发展分论坛
  • 敦煌警方救助一名受伤被困人员
  • 敦煌市民勇擒逃犯获25000元现金奖励
  • 敦煌市法院公开宣判3起“套路贷”诈骗案
  • 电信普遍服务与网络扶贫研讨会在敦煌举行 李沛兴出席并致辞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