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编制“中国范”的股市国际指数

时间:2015-06-19 08:51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安 宁 点击: 载入中...

  由于A股暂时没有入选MSCI指数,一些人颇感惋惜。不过,笔者认为,加入国际化指数固然是开展跨国合作的重要一步,但我们也不必把这个问题看得过重。同时,随着A股市场逐步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市场之一,我们应当超前谋划,努力开发出立足本土的、具有国际影响力和权威性的指数。

  当前,A股市场不断走强壮大,沪深两市合计总市值已经突破60万亿元人民币,虽然距离总市值245万亿元人民币的美国市场还有较大差距,但已牢牢占据全球第二大市场的地位。同时,中国资本账户开放的进程也在加速,QFII与RQFII扩容,沪港通以及筹划中的深港通等举措陆续出台,使得海外资本进入A股具有更为便捷的途径。随着A股市场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国际指数商也纷纷把目光聚焦到了A股上。

  5月27日,富时指数公司宣布,将中国A股纳入富时罗素指数,并启动A股纳入全球基准指数的过渡计划,推出两个新的新兴市场过渡性指数,这是国际投资界对中国经济和改革的进一步认可。

  6月2日晚间,全球最大的ETF管理公司、美国最大的共同基金先锋集团宣布,将A股纳入旗下的先锋富时新兴市场ETF,权重约为5.6%。这是A股首度被直接纳入全球新兴市场ETF。

  6月10日,知名指数公司MSCI明晟发布公告称“A股未能被纳入MSCI指数”,同时,承诺将把中国A股保留在2016年新兴市场指数评估名单中。笔者认为,MSCI指数是否将A股纳入都不会从根本上影响中国资本市场国际化的步伐,随着中国资本账户开放的进程加速,A股纳入全球指数只是时间问题。

  在全球知名指数商纷纷把A股纳入其中的同时,笔者也在想,中国A股市场目前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场,但我们目前还没有开发出能够涵盖国际市场份额、被国际认可的中国品牌的指数。这与我们当前的市场地位和规模不太相符。我们也应尽快推出能够被国际认可的指数,在定价权之争中赢得主动权。

  目前,国际市场上比较知名的有四大指数商:道琼斯、标普、MSCI和富时。它们不仅在发布的指数数量上远远超过其它机构,在业绩基准、投资标的等指数的应用上也是其它指数机构望尘莫及的。

  我国指数发展专业化的开始,应该以2005年由上交所与深交所组建中证指数有限公司为标志。十年来,中证指数已经具备了较完备的指数体系,目前中证指数公司开发管理的指数已经超过800多个,覆盖了股票、债券、基金等多种资产类型,形成了规模、行业、风格、主题、策略等丰富的指数系列,指数的市场范围从内地A股市场延伸到我国香港、台湾乃至全球市场。

  除一些传统指数外,诸如公司治理、社会责任、央企、民企、创业成长等独具市场特色的创新指数也不断发展起来。目前,已有多只跟踪中证指数公司管理指数的ETF产品分别在香港、台湾、新加坡、日本、瑞士、美国等地市场上市。

  尽管我国市场指数发展较快、产品多样,但与国际指数产业相比,我国还需要在两个方面加快发展:一方面,加大指数创新能力。创新也是指数行业保持旺盛生命力的保证。我国的指数编制机构需要紧跟国际创新动向,加强与指数用户、市场研究机构的合作,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努力研究新的指数方法。要拓宽指数覆盖的资产类型,开发出有特色符合市场需求的新指数。这不仅可以使我们在指数市场中保持竞争优势,也能为指数编制机构、指数产品管理机构向海外发展打下扎实基础。

  另一方面,以差异化指数为突破口,加强海外市场的研究能力。国际知名的四大指数公司在国际证券市场都具有十分完善的指数体系,拥有十分强大的市场影响力,内地指数机构欲扬帆出海,选择与这些指数编制机构直接面对面竞争并不明智,而编制一些差异化的指数,选择错位竞争,在细分市场上做文章则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

  笔者认为,随着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A股市场与全球市场的更深融合,应该主动超前谋划,争取尽快开发出具有国际影响力和权威性的指数。我们在为国际金融体系注入中国元素的同时,也要在激烈的定价权之战中赢得主动。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郭夏:开放创新“金砖+” 命运与共亚非拉
  • 博论|“主旋律”蕴含巨大精神力量
  • 评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
  • 【地评线】守护“第五空间”,增进民生福祉
  • 从“闲人免进”到“城市客厅” 常州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有效破解
  • 【地评线】中国外贸为何“韧性”十足“逆势”而上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