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在我国发现与《阿凡达》中飞行翼兽相似的翼龙新属种

时间:2014-09-12 15:34来源:新华社 作者:新华社 点击: 载入中...
  新华社北京9月12日电(记者吴晶晶)记者12日从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获悉,该所汪筱林研究员领导的研究团队在我国辽西建昌和凌源距今约1.2亿年前的热河生物群中发现了一类新的翼龙类——阿凡达伊卡兰翼龙。这种翼龙的头部与科幻电影《阿凡达》中潘多拉星球的飞行翼兽伊卡兰的头部极其相似,并因此得名。这一研究在线发表在最新的《自然》子刊《科学报告》上。
  
  在电影《阿凡达》中,被“纳威人”作为坐骑驾驭在空中飞行的翼兽——伊卡兰和魅影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这些被电影制作者创造出来的大型飞行动物很大程度上是参考了已经绝灭的飞行爬行动物——翼龙,可以说是翼龙和鸟类等飞行脊椎动物的混合体。
  
  “我们新发现的阿凡达伊卡兰翼龙的头骨顶部平直,而下颌腹侧发育一奇特的刀片状半圆形的骨质脊,并有锋利的牙齿,这些都与《阿凡达》中的飞行翼兽伊卡兰的头部极其相似。不过这次新发现的翼龙比电影中的伊卡兰小很多,它的翼展仅1.5米左右,而伊卡兰的翼展可达12米,与地球上已知最大的翼龙相当。”汪筱林说。
  
  据介绍,新发现的翼龙化石来自辽西下白垩统九佛堂组,共有两件化石标本。而在翼龙化石中,同一属种发现一件以上较为完整的标本非常少见。中国和巴西两国古生物学家对阿凡达伊卡兰翼龙的形态功能和捕食方式等进行了深入讨论。
  
  “它与其他已知翼龙的最大不同在于其只发育下颌骨脊,而没有上颌骨脊。这一奇特的头饰形态在已知的翼龙中从来没有被发现过,在现生动物中也没有实例。”汪筱林说,它的下颌骨脊呈半圆形,边缘平滑似刀片状,这使得其在飞行和捕食时具有切割流体和降低阻力的功能,从而推测它们在淡水湖泊捕猎食物的过程中,会贴近水面飞行,薄薄的下颌骨脊部分或全部切入水中,一旦发现水面附近的猎物就迅速将其捕获。这类翼龙还发育类似鹈鹕的喉囊,来储存在湖面连续捕获的鱼类。(完)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让科技型中小企业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科技部成果与区域司
  • 中国科学家成功破译距今约3800年的古小麦全基因组
  • 为公众开启妙趣横生的科技之旅——走进2019全国科技活动周主场
  • 数字科技正转变成“问题导向” “供需两张皮”现象明显改观
  • 【科技随笔】人工智能靠什么走向大众
  • 【中国那些事儿】为揭开黑洞神秘面纱中国科学家做了这些贡献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