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晚报:乡村教师收入本该优于城市

时间:2013-11-20 17:38来源:燕赵晚报、石家庄新闻网 作者:杨燕明 点击: 载入中...
  原标题:乡村教师收入本就该优于城市
  
  教育部、财政部9月13日印发文件,决定对连片特困地区义务教育乡村教师给予生活补助。11月19日,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补助政策逐步实施,农村教师特别是连片特困地区农村教师收入水平将高于城镇教师。(11月19日人民网)
  
  乡村教师收入要高于城镇教师,这个口号已经喊了很多年,可惜一直未能照进现实。事实上,乡村教师收入高于城市,在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等地,早就如此了。这背后的逻辑显而易见,如果乡村教师的待遇不好,又如何留住乡村教师呢?教师固然是一个高尚的职业,但也应该建立在有尊严的收入之上。如今教育部的思路与方向——教育向乡村倾斜,无疑是正确的。
  
  不过,就眼下这乡村教师的生活补助而言,更像是一张空头支票。一者,“地方自主实施,中央综合奖补”的原则,固然让地方有了更多的可选择性,但如果中央并没有配套的监管机制,让地方自己拿出一大笔钱来大力发展乡村教育,似乎很难落到实处;二者,这生活补助是针对乡村教师工作岗位的补助,不计入五险一金和退休费的计算基数,教师在岗时享有,离岗后自然取消。这样的先天缺陷也减损了乡村教师在收入上的吸引力。
  
  不可否认,给予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在一定程度上能吸引更多的教师进入乡村,如湖南泸溪县对村小和教学点教师发放岗位津贴最高达1200元,出现了每年有近200名城镇学校教师自愿申请到农村学校任教的局面。但是,这样的繁荣不过是短暂的繁荣,甚至可以说是虚假的繁荣。因为,只要生活补助还没有上升为制度,那就充满了不确定性,万一哪天突然不发补助了,乡村教师肯定又会流向城市。对乡村教师而言,有生活补助是好事,但必须先让这补助常态化。
  
  一直以来,我们对乡村教育还是存在一定偏见的,以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制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的意见》为例,其确定的小学阶段的师生比为:城市1∶19,县镇1∶21,农村小学1∶23;中学阶段城市1∶13.5,县镇1∶16,农村1∶18。这难道不是城市优先的意识吗?一些制度、规定本身便道出了教育发展的真相。均衡教育资源不能成为一种奢望,那最起码在意识上应该先重视起来,具体到行动上,便不应该再出现城市优先的规定与政策,毕竟,城市的教育已经处于领先地位。
  
  据悉,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有1亿多学生,占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的70%左右,乡村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生活补助这种落地的方式,虽然并非最佳途径,但先实施起来再“摸石头过河”也未尝不可。在教育向乡村倾斜这一大思路下,各地更应寻求长远性、稳定性的落地方式,而不能只顾眼前的成效,因为这只是治标不治本的暂时。
  
  原文链接:http://opinion.people.com.cn/n/2013/1120/c1003-23600795.html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商务印书馆设立第三家乡村阅读中心“良户书院”
  • 嘉峪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居全省第一
  • 甘肃省乡村医生即日起换发执业证
  • 甘肃省今年拟招3490名农村特岗教师
  • 甘肃省今年计划招聘3490名农村特岗教师
  • 一季度甘肃农民收入增长13.4%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