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反介入战略打破美国霸权 兰德公司支一损招

时间:2013-11-14 09:46来源:新浪军事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据日本《外交官》网站11月12日报道称,中国发展反介入战略美国主导的西太平洋地区安全体系构成了严重挑战。例如,该战略的核心武器DF-21D反舰弹道导弹从理论上讲能够对在西太平洋地区活动的美国航母战斗群构成威胁。为此,兰德公司最近发布的报告建议美国联合地区盟友共同建立地区反介入能力,反制中国的反介入战略。


  兰德公司报告称,可通过与盟友建立地区“反介入”联盟,克制中国的反介入战略。若中国对地区安全构成威胁,美国及盟友可依靠反舰弹道导弹在中国周边进行远距离封锁。该报告称,美国和盟国在西太平洋地区咽喉地带部署作战半径100到200公里的陆基反舰巡航导弹,可有效应对中国的强硬姿态。这些咽喉地带包括马六甲海峡,巽他海峡,龙目海峡,爪哇海上通道,日本、台湾和菲律宾之间毗连海域,以及日本和韩国之间的海域。把中国海军(特殊时期也包括商船)围堵在第一岛链内。


  该报告认为,部署这样的导弹,将会有效遏制中国军舰、运输舰和两栖舰在这些区域的海上活动,同时也能阻止中国海军进入西太平洋。此外,上述提到盟友(印尼,马来西亚,日本,台湾,菲律宾,韩国,泰国和澳大利亚)的国土面积总和,加上反舰导弹部署的区域,将会对中国的反介入部署构成极大挑战,届时解放军将难以使用弹道导弹,空中力量开展有效行动。


  本地区的一些小国可以借助该计划建设自己针对中国的反介入能力。它们可以以较小的投入,遏制中国军舰,两栖舰和航母等海军平台的活动。


  不过,建立多国联合反介入体系也面临一些挑战,而且也不是所有国家都愿意加入这样的计划。尽管一些财力非常有限的小国也足以购买相应武器,但是实际部署中,所有国家都要依赖美国对目标的监控情报,这就需要各国的平台能够实现相互通信,这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另外,北京可能会认为美国及其盟友建设这样的能力是为了围堵中国。为了避免冲突升级,所需反舰导弹则难以在该地区进行长期部署。需要预先部署在别处(如美国本土),等中国对他国构成威胁或引发冲突时,再快速部署到冲突地区。这就需要盟友具备强大的运输能力和足够的军用机场,这是该战略成败的关键因素。


  建立这样的联盟会引发极大的争议,因此中国周边各国是否会参与也是个未知数。它们可能只有在地区局势急剧恶化,解放军的姿态比当前更加强硬的时候,才会愿意冒着激怒中国的风险参与该战略。


  此外,反舰导弹本身并不足以让成员国具备反制中国打击的能力。“远距离封锁”通过阻止中国的水面战舰在第一岛链外或对手的海域活动,可能会让中国海军的活动更加困难。但是却难以对解放军的其它力量(如空军和二炮)构成威胁。


  文章最后总结称,作为一种威慑手段,灵活的多国联合反舰导弹合作体系能够以较小的投入产生更好的反制效果。其效果要远比美国长期以来向该地区盟友出售战机和军舰等昂贵又脆弱的常规武器平台的策略好。(斯年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骄傲!这些中国军事装备的“第一”真提气!
  • 沿着中国特色强军之路阔步前进——党中央、中央军委领导推进
  • 这些“中国军人的笑”,看完后让人感动……
  • 40年,这17个瞬间见证中国空军的高光时刻!
  • 【中国梦实践者】行业先锋 孙聪:魂牵中国舰载机
  • 西方热炒南海“造岛” 五角大楼要求中国“克制”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