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危机,中小企业如何才能“不差钱”?

时间:2013-07-30 12:09来源:新华网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编者按: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6%,而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了6.5%,相比去年同期回落3.2个百分点。

    宏观经济数据,乍看上去似乎是政府和经济学家的事,但却与每个人息息相关,那么,这些宏观经济是如何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的?利率市场化会对老百姓产生什么影响?为什么国内就业压力会增大?……新华网推出“宏观经济·微观生活”系列稿件,对宏观经济和政策是如何影响着普通人的生活进行逐一“解答”。

         “我们没有抵押物,厂房是租的,地是租的,资金也是流动的,很难贷到款。”江苏一家的服装加工企业的副总经理赵凤刚(化名)告诉记者,今年,行业不景气,订单减少,企业债务攀升不下,资金周转很困难,又无法从正当渠道贷到款,让他对企业前途非常堪忧。

    想想手下的一百多号人马,再看看眼前这幢三层的办公楼,赵凤刚心里有些酸酸的,“看嘛,再等等几笔订单款,如果能尽快下来还行,否则,就难说了。”

    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24800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6%。其中,一季度增长7.7%,二季度增长7.5%。增长放缓早已在业界预期之中,但对于一些企业,特别是从事实体经济的中小企业来说,日子并不好过。

    企业主感叹:订单减少,贷不到款,日子真难过

    6月底,一场席卷金融系统的“钱荒”让许多行业胆战心惊。随着最“荒”时代的过去,银行业重归平静。然而,急需资金的中小企业,却面临着比以往更为困难的时刻。

    据了解,目前全国各地的中小企业几乎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中小企业资金链紧绷,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几乎均有出现。

    此前媒体报道,温州几大行业协会负责人介绍,打火机、眼镜和服装等曾在温州辉煌一时的传统产业生存现状都不容乐观:打火机协会的会员企业从2008年的300多家降到了目前的117家;在工商部门注册的2770家服装企业现在剩下不到1800家还在纳税;眼镜企业也从600多家下降到了520家。

    相关行业协会负责人普遍反映,融资成本、劳动力成本和税赋是压在企业头上的“三座大山”。

    赵凤刚告诉记者,他的企业目前急需一笔贷款,二三百万就行,可他也不知道该去哪里筹集。近期,他们这些小企业业主频繁去找银行、信贷机构。

    “这两个月的资金缺口非常严重,我们这些小企业的融资已到了极其艰难的地步。”在赵凤看来,他身边的很多中小企业正面临着很大的危机。

    “从风险控制角度考虑,能从大型银行拿到低息贷款的主要都是国企和资产雄厚的大企业。”赵凤刚表示,“我们企业的贷款都是从股份制银行中获得,额度也并不高。”赵凤刚告诉记者,他也曾向大型银行申请过贷款,但由于不能通过银行的风险评估,最终未能拿到钱。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首席经济学家黄峻指出,目前,民营企业,尤其中小企业得到实质性扶持仍然不足,特别是在资金方面,相当一部分仍存在融资难的问题。尤其是6月出现的“钱荒”,也反映出实体经济中企业债务过高,盈利能力下降。“大量的民间资本从制造业中‘出逃’,集中到证券金融产品、理财信托产品,也进一步让实体经济资金更紧张,从而陷入一个恶性循环中。”

    低利率贷款能流向中小企业吗?

    工信部研究报告称,目前,在发达国家企业融资中,直接融资占70%,而我国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比例还不到5%。因此,直接融资比例过低、渠道过窄,已成为我国中小企业成长的明显短板。据媒体报道,多部委经过调研和酝酿,将确定多项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并指定相关的负责部门。

    而令人欣慰的是, 7月8日,国务院专门下发了《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提出了优化社会融资结构,持续加强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金融支持等意见。

    央行公布,自7月20日起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不过多位银行工作人员对新华网记者表示,短期内贷款利率不会出现下浮,对中小企业暂时不会起到实质性作用。

    “现在市场上普遍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都在基准利率基础上有所上浮。”北京某银行审批贷款的相关负责人对记者坦言,对贷款这个问题,银行都是根据风险来定价,而目前中小企业的贷款风险相对较高,所以利率不可能降低。

    “不过,银行在大企业贷款中争夺话语权会越来越小,因此也会放下身段关注中小企业贷款,从这个角度说,对于中小企业是利好。”这位负责人说,长远看,政策还是有利于降低企业资金成本的。

    “贷款本来就是稀缺资源,低利率的贷款资源更是稀缺。”河北一家小企业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出了自己的担忧,“我们这种小企业能拿到贷款就不错了,哪里还敢想‘打折’?”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匡贤明认为,要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利率市场化绕不开,在迈出贷款利率限制这重要的一步后,接下来的关键一步,就是创造条件,逐步放开存款利率的限制。

    “此外,利率市场化的推进还将倒逼其他改革。比如,能否对现有的金融监管体制改革进行顶层设计,以适应利率完全市场化后的金融监管。这恐怕是政府经济改革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匡贤明说。

    中小企业发展的公平环境在哪里?

    在温州流传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有千余名员工的企业主一年辛苦利润不足百万,而他太太在上海投资了几套房产,8年间获利超过3000万元。

    “老公辛苦一年忙,不如老婆一套房”。前几年这样的利益导向让大量资金“弃实趋虚”,有多达数千亿的民间资本长期游离于银行体系外。

    “弃实趋虚”,隐患极大。首先会挤压实体经济的生存空间,最终必然是产业空心化和经济整体竞争力的丧失;而炒作必然制造泡沫,一旦破灭,大量资金灰飞烟灭,带来巨大社会风险。

    央行公布的5月份统计数据显示,至当月末,广义货币(M2)达104.21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达9.11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多3.12万亿元。那么,为什么还有那么多银行缺钱,企业贷不到款呢?一些分析人士认为,这主要是信贷结构出了问题,流入实体经济领域的贷款很少。目前存在着“货币空转”现象,未来货币政策将稳中有紧,降息、降存款准备金可能性很小,需去杠杆、挤水分。

    而作为能让经济畅通的“毛细血管”,中小企业的发展更事关中国的金融改革和经济转型,在很大程度上能直接反映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成效和质量。

    那么,这些企业为什么拿不到钱呢?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不公平的市场环境纵容了资本远离实体经济。因此,现在亟须要做的是用政策杠杆调节,缩小行业间利润的差距,让做实体经济的有合适的投资回报。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认为,核心原因在于资本是逐利的,哪里回报高就会跑到哪里。

    “资本之所以流向房地产等领域跑,是因为这些领域回报率高,而另一方面,实体经济领域的许多企业不景气,产能过剩,风险比较大。”

    面对这样的困局,李佐军认为,一方面应将房地产、理财等投机领域的过高利润降下来,而另一方面,要将实体经济回报率提高上去,这样资本才会流入这些领域。

    “所以,如何创造良好的环境,使实体经济中的企业能获得公平竞争的环境,提高投资回报率,是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李佐军特别指出,在房地产、基础设施、金融这些领域,都有垄断因素在其中,获得的特权自然比较多,而实体经济中的很多企业都属于竞争性行业、中小企业,他们获得“特权”的机会比较少。如何打破垄断,消除特权,营造公平的竞争条件,这是让资本流入实体经济的重要前提。

    “稳增长必须依靠企业,特别是有效率有市场竞争力的非垄断企业。为了企业有更高效率的产出,应为各类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为企业减轻税收等负担和融资成本。”李佐军表示。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