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调研梳理陇上历史文化名镇

时间:2013-06-30 23:08来源:大西北网 作者: 张小燕 点击: 载入中...

 

  用建筑文化魅力推动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
 
  大西北网7月1日讯 据鑫报报道:昨日,记者从甘肃省建设厅获悉,我省贫困地区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将力争在2018年前基本完成,改造中,对反映陇原文化特色的历史文化名镇、传统民俗村落、陇原民居这些传统建筑文化瑰宝,将从自然环境、人文历史、文化习俗、民族民情等各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充分展示陇原风土人情和民族民俗文化的魅力,扩大陇原建筑文化的影响力,用建筑文化魅力推动甘肃省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
 
  坚持城镇化主线,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统筹安排、梯次推进”原则,加快推进村镇规划编制工作,实现2013年基本完成建制镇级规划编制任务,2015年基本完成乡(集镇)级规划编制任务,2017年前基本完成村级规划编制任务的目标。以规划为龙头,逐步引导人口向县城、小城镇、中心村(农村社区)集中。
 
  加快建立规划管控区。甘肃省村镇规划相对滞后,导致村庄建设管理无序,建筑风格杂乱无章,居民点点多线长,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土地资源浪费严重,特别是每年形成的马路房、地头房、不规则民房屡见不鲜,已成为当前村庄建设急需解决的大问题,严重影响了村庄村容村貌。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规划入手,围绕“三沿”(沿路、沿川、沿河)和“四个通道”(主要交通通道、经济建设通道、对外开放通道、观光旅游通道)等重点区域规划盲区、盲点,抓紧制定重点区段规划管理、村庄改造、环境整治的具体措施和办法,真正做到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风格、统一管理,逐步形成建设有序、风格统一、环境整洁、特色鲜明的村庄建设新风貌。
 
  倾力打造甘肃省村庄建设示范典型
 
  在我省农村危房改造中,将把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58个重点县农村危房改造作为重点。力争在2018年前基本完成贫困地区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其次,要围绕甘肃省打造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总体要求,把“三靠”,靠近县城和开发区、靠近镇区、靠近景区、“三线”,暨公路沿线、铁路沿线和风景旅游区沿线)片带区农村危房改造作为重点,统筹规划、整村推进、连片改造,把点、线、面结合起来,倾力打造甘肃省村庄建设的示范典型,率先将“三靠”、“三线”片带区村庄建成集现代与文明、人文与自然、古朴与繁荣于一体的特色村庄、文明村庄、和谐村庄,用建筑文化的魅力推动甘肃省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将把农村特困群体的危房改造作为重点。积极推行差异化补助,优先实施特困户危房改造。
 
  发扬光大历史文化名镇扩大陇原建筑文化影响力
 
  省建设厅要求,按照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开展美丽宜居小镇、美丽宜居村庄示范工作的通知》,我省农村危房改造和村庄建设中,建筑特色要与乡土文化相呼应。要深入挖掘各地乡土建筑文化资源,用个性、特色、科学的理念保护和发展乡土建筑,融合乡土文化特点,进一步搞好农村危房改造和村庄建设。建筑风格要与历史传统文化相衔接。甘肃省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伏羲文化、丝路文化、敦煌文化、石窟文化、长城文化、黄河文化、民族文化和红色文化交相辉映,孕育了灿烂夺目的历史传统建筑文化。对于祖宗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要进一步挖掘、整理和升华,积极推广和应用,继承已经形成的传统建筑文化风格,提升农村住宅文化品位。
 
  与地方民族民俗文化相协调。甘肃省是一个多民族省份,长期以来各民族团结和睦,生活多姿多彩,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民俗建筑文化,形成了不同风格的民俗民居,特别是反映陇原文化特色的历史文化名镇、传统民俗村落、陇原民居,显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对这些传统建筑文化瑰宝,要从自然环境、人文历史、文化习俗、民族民情等各方面进行调查研究,不断进行完善,继续发扬光大,充分展示陇原风土人情和民族民俗文化的魅力,扩大陇原建筑文化的影响力。(更多关注清点击大西北网频道城事   网址:http://www.dxbei.com/n/chengshi/)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