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雪中送炭改变吸毒者人生轨迹

时间:2013-06-25 21:42来源:大西北网 作者:程健 点击: 载入中...

生命的救赎



  2012年12月26日,靖远路街道白塔山社区主任魏玲接到两块风景画画框,两幅画框上分别写着:感谢政府真情帮助,危困相助永难回报。


  看着送画人苍老的面容,满含感激的眼神,以及那两行划落的泪水,一时之间,魏玲不知道说什么好。社区其他的工作人员也是一阵沉默……


  “谢谢你们,真的是雪中送炭啊……”


  那,只是简单的一个日常工作而已!可偏偏,引发了这么一场感恩的场景。

 


  “高富帅”染毒


  20世纪80年代,作为摩托车修理店的老板,王龙(化名)算的上是当时的“高富帅”了。不仅长得帅气,自己也有一手特别能挣钱的绝活,他的父母还是“上班族”,住的也是父母单位分下来的套房。可以说,王龙的年轻时代过的有滋有味,令许多同龄人羡慕的同时,身后还有一大批姑娘追随。


  说起年轻时候的生活,王龙的眼神显得有些迷离,他说:“就像做梦一样,都不敢想以前。”


  那双迷离中带着苦涩的眼睛,时光倒转……


  因为小时候不喜欢上学,高中毕业后,王龙就骑上自行车做起了贩卖蔬菜的小生意。赚了不少钱之外,他也在这期间学会了一门手艺。“自行车坏了就去修嘛,看别人怎么修,回来以后就拆了自己修。”使劲搓了一下手指,他继续说道:“拆了以后就不会修了,于是就买书看,后来慢慢就学会了。”


  家境本来就不错,再加上自己有了钱,他便买了一辆摩托车,做起了拉客的生意。“那时的生意很不错呢,一天能挣个20块钱。”说到这儿时,他的眼中明显地有着幸福和快乐的光芒。


  当然,除了拉客挣钱外,他也会买书学习修理摩托车。一来二去,他又掌握了摩托车修理的技术,这在当时可是一手好手艺。


  在随后的日子里,王龙渐渐地觉得自己修理摩托车、自行车的手艺成熟了。于是,满脑子有着无数赚钱想法的他有了开摩托车修理店的想法。


  心动不如行动:选铺面、租房子、购设备……忙碌了几天后,在一声声鞭炮声中,王龙的修理店开张了。加上他勤劳苦干,生意异常火爆,每月收入几千元。有高中学历,有经济实力,长的也帅,所以,王龙也成了那个时代名符其实的“高富帅”。


  1986年,22岁的王龙从追随他的女孩中选中了自己的意中人,且结为了连理。从那之后,他的日子过的红红火火、有滋有味。然而,就因为他顺顺当当地过上了富裕生活,朋友圈子也渐渐地变大,且认识了许多“混社会”的人物,他便跟着朋友们开始涉足各种娱乐场所大把大把地花钱潇洒。


  灯红酒绿的生活,让王龙的上进心日渐消失,享乐心却日渐强烈。同时,一些毒友也走进了他的生活。“年少无知,再加上好奇吧,经不住诱惑就开始吸食毒品。”王龙说道:“吸上以后就发现这东西不好,可惜,已经迟了。掉进毒海的人都知道,自己想从毒海中走出来是不可能的。”


  散尽家产入狱


  因为刚染上毒品,王龙还能控制自己,平时的生意也照常做,只是在毒瘾发作的时候偷偷地吸食两口。就这样,他的日子又维持了一年,期间,他还有了一个儿子。但是,毒瘾不同烟瘾。短短一年多时间里,王龙的毒瘾可以说已经深入骨髓。“到那时,就是十头牛也拉不回来了。”回忆起自己犯下的错,王龙把自己恨地咬牙切齿。


  渐渐地,他再也不想去干活修车了。反之,他只想静静地躺在床上,享受毒品带给他的飘飘欲仙的舒适。沉沦便从此开始且一发不可收拾。


  从他日渐消瘦的面容以及成天懒散的状态,他的亲人们似乎发觉了什么。但是,毕竟是自己的儿子,毕竟是自己的丈夫,王龙的父母妻子都不愿意相信王龙已经染上了毒瘾。也许,正是亲人间接的纵容,让王龙吸食毒品时开始变本加厉。用他的话说就是:肆无惮忌地,将家中的积蓄和父母挣来的钱挥洒在了毒品身上。


  1991年,因为吸毒,王龙彻底扔下了他的修车生意。不止如此,为了筹集毒资,他还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没钱吸毒,就只能去偷、去抢。”于是,因为盗窃,王龙被公安机关依法逮捕。直至此时,王龙的亲人才从梦中觉醒:儿子真的在吸毒、丈夫真的在吸毒!可惜,一切都已太迟,没法挽回的事实让王龙的父母瞬间苍老了几十岁。


  伴随着一纸判决书,王龙走进了那个做梦都没有想过自己会进去的地方——监狱。而且,这一去还是四年之久。他三岁多的孩子怎么办?父母怎么办?妻子怎么办?这一切让陷入毒海深渊的王龙顿时清醒了几分。


  走进监狱之后,因为之前吸食毒品的原因,除了时不时毒瘾发作外,全身困乏,根本没有力气做任何事。但是,王龙清晰地认识到了自己的现状:倘若不借此机会戒掉毒瘾好好接受改造,将来依旧难以做人。为此,他在监狱领导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下,用了整整一年时间将毒瘾戒掉。


  “其实,毒瘾就是心瘾。身体的难受可以通过时间来消除,但是心瘾难戒。”王龙说道:“为了不去想毒品,我就拼命地干活。”


  在监狱里,王龙负责的是爆破工作,他和其他两名狱友组成爆破小组,每年完成的爆破量高达400余吨,远远超过了100吨的任务。因为表现好,王龙获得了减刑一年的奖励。1994年,他出狱了。


  监狱里的三年生活中,没有任何人来看望王龙。所以,他也不知道家中的情况。他说,他没有因为亲人不来看望他而恨自己的亲人。相反,他觉得对不起每一位亲人,只要亲人们能够原谅他,他就心满意足了。


  带着一份希望,王龙回到了家中。但是,当他回到家里时却惊奇地发现,一切已经物是人非:儿子7岁了,但妻子却离家出走了。尽管儿子已经到了懂事的年纪,但由于三年未见父亲,对王龙表现出的是陌生和疏远。


  在狱中,他想过无数种可能,但远远没有想到妻子会走,留下7岁的儿子独自在家。那种辛酸,那种对自己的恨,那种悲凉,常人难以理解。


  然而,日子还得过。他只能把眼泪往肚子里面吞。“决心重操旧业,好好地赡养父母,把儿子抚养长大。”说到此处,他的双眼不禁变得模糊。

 


  再染毒穷途末路


  有了经验教训,也尝到了毒品带来的巨大危害,王龙便下定决心重新做人。于是,他又租来铺面,开始了修理摩托车的生意,虽然每天的收入没有以前高,但也有五六十元。见儿子回头,王龙的父母也打心底开心,尽管没有了儿媳妇,但在两位老人的帮助下,一家人的日子也渐渐地有了起色。


  可是,就如王龙所说,心瘾难戒。


  2000年,王龙遇到了一位故友。朋友见面不免互递一支烟,却正是那位朋友的一支烟,再一次将王龙拉进了毒海深渊。


  “当我抽了几口后就发现那根烟不对劲,可惜,迟了。”沉寂了将近十年的毒魔瞬间被唤醒,对毒品的渴望让王龙的理智不再清醒,再加上朋友们一句句“人生何其短,不如舒舒坦坦来两口。”“一辈子能享受几回呢?来一口吧。”“来一口、来一口……”毒魔的召唤以及朋友的劝说,就像铺天盖地的魔咒一样,让王龙再难拒绝。


  他,再次点燃那一撮白粉,日夜腾云驾雾。


  这一次不同以前,因为之前吸过,王龙很快就忘记了那些重新做人、奋发图强等等的决心,死心塌地地跟着毒魔走进了飘飘欲仙的世界。


  看到儿子再次沾上了毒品,王龙的父母绝望了,两行老泪渐渐流干。同样,看着自己的父亲陷入毒海,王龙的儿子也不再好好学习,辍学开始打工挣钱,而且家也不回,在外边自己养活自己。


  很快,王龙没有金钱维持每天毒品的开支了。这次,他不再去盗窃,而是开始以贩养吸。贩毒是一条不归路,幸运的是,王龙在这条不归路上还没走出多远就被警方给拉了回来。


  2001年的一天下午,正在家里睡觉的王龙听到有警察前来检查。害怕被警察抓走,惊慌失措中,他打开窗子从四楼跳了下去。


  伴随着“咔嚓”一声,王龙晕了过去。当他醒来的时候,已经是在医院的病床上。“脊椎断了,双脚脚后跟粉碎性骨折。”王龙说道:“一个月后,我的伤好了,却留下了后遗症。”原来,因为脊椎断裂,他的腰再也伸不直了,之外,医生还告诉他,50岁以后他的双脚也就会失去走路的能力。


  因为贩买毒品,王龙被判入狱3年。如同上次一样,他在监狱再一次痛下决心,重新做人。为了好好表现,他学了瓦工,而且因为表现好又获得了减刑半年的奖励。


  出狱后的王龙发现,三年中,兰州的变化竟是那么大,使得他再想重操旧业时已经不可能了。无奈,他只能凭借在监狱学会的瓦工技能打工挣钱。


  2004年,也就是王龙出狱不到半年时,他的父亲离开了人世,而他的母亲又换上了老年痴呆症。迫于现状,王龙只能呆在家里照顾母亲,靠着母亲的一点点退休金艰难度日。


  2010年,他的母亲也离开了人间,房子也被父母的单位收走。穷途末路的王龙只能带着儿子租了一间十余平方米的房子依靠流动修理摩托车来维持生计。

 



  获帮助重燃生活希望


  2010年,负责帮教王龙的白塔山社区禁毒专干王合作了解到王龙的这些情况后,经过近两年的努力,终于给王龙申请上了廉租房。虽然,当时的廉租房还没有开工建设,但王龙却因此而享受到了每年三千余元的廉租房补贴。而这点补贴,让生活陷入困境的王龙有了一定的保障。


  王合作介绍,从2004年到现在,社区时时想着为王龙提供一些保障类的服务,但是,由于他的情况特殊,许多证件也不齐全,最终也就廉租房这一项获得了成功。王龙也告诉记者:“廉租房开建以后我都跑着看了好几次,特别漂亮,马上就要建好入住了,我真是不知道怎么感谢社区。”说这话的时候,王龙开心的表情酷似一个获得了喜欢已久的玩具的小孩子。


  有了廉租房后,也算是有了家,王龙也有了重新奋斗的希望。因为没钱租铺面,他就带着儿子骑着摩托车开始流动修车生意。他说:“先是印了很多名片,散发后就有人打电话让修车。”一边说着,他又开始使劲搓自己的手指。


  出于好奇,记者询问他原因。原来,他的手指是因为以前干活时总被砸伤,留下了这一伤病,天热或者天冷的时候就会奇痒。但是,由于经济条件有限,他也从没去医院查看治疗。


  如今,王龙虽然带着儿子做着流动修车生意,但由于摩托车少了,加上正值冬季,生意并不好。“好的时候也就勉强能维持一天的生计,不好的时候就真不来一分钱。”王龙叹了一口气:“现在身体又不好,建筑工地干不成活,别的地方也不要,除了修车再无它路呀。”


  尤其冬天,一旦挣不来钱,王龙和儿子就要面临挨饿受冻。


  去年11月,正当王龙因没钱生火取暖而发愁的时候,社区送来了近一千元的取暖费。年底,就在社区给他的取暖费燃尽之际,一场大雪突降。天气异常寒冷,使得王龙的生意冷淡且饥寒交迫。就在这时,了解到王龙情况后的社区再一次送来了500元钱。


  “真正的雪中送炭啊,这份恩情我不知道如何报答……”拿着两幅画框,王龙来到社区向社区致谢来了。感激的眼神,感恩的声音,让社区工作人员感动不已。他说:“这两幅画框虽然不值钱,但我再也没啥来感谢社区。”


  看着两面画框,社区全体工作者也感到了自己身上的那份责任,更激发了他们的工作热情:“今后一定把工作做得更好,为居民解决更多的困难,更好地为居民服务,让居民群众真正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温暖。”


  虽然生活异常艰辛,但王龙还是给自己制定了奋斗目标。他说:“我的目标就是尽快攒些钱,再开个摩托车修理店,现在又有了廉租房,儿子娶媳妇也就稍微容易一点了。希望,在我不能劳动之前替儿子取个媳妇。”同时,他也衷心地告诫人们,千万不要去沾染毒品,那些已经有毒史的人也要慎重交友,莫被再次拉入毒海之中而毁掉一生。


  (更多内容请点击大西北网http://www.dxbei.com/news/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和政西街社区关怀慰问吸毒人员
  • 省法院系统两年救助357名生活困难上访人
  • 和政西街社区真情帮扶吸毒人员
  • 甘肃七万重度残疾人护理生活困难有望解决
  • 一场生命救赎挽得浪子回头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