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外”培训为甘肃走向世界“铺路筑桥”

时间:2013-03-31 21:17来源:鑫报 作者:谈应霞 晚霞 点击: 载入中...
  输出技术引进机遇
 
  “过度开发资源会引起气候变化,世界各国对可再生资源的需求性非常大,我希望通过这次学习,掌握风能利用的技术,学会利用可再生无污染的能源,以保护自己的家园,保护地球。” 来自利比尼亚的Dhununjoy先生参加在甘肃省自然能源研究所、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国际太阳能技术促进转让中心召开的“发展中国家国际风能应用技术培训班”时,很清晰地表达了自己的目的。
 
  或许很多人都难以想象,30多年前,中国也曾是一个在太阳能、风能领域需要“外援”的国家,而如今,通过新能源领域专家、学者和工作人员的们的共同努力,我们变成了“援外”国!而且“援外”技术培训的单位就在甘肃!在兰州!为了把新能源开发利用技术传输到世界的每个角落,甘肃省自然能源研究的每一位工作人员都在努力着。因为他们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他们不仅需要毫无保留地把新能源开发利用技术教授给和中国一样的发展中国家,而且还在为甘肃,为兰州走向新能源的国际化市场而“铺路筑桥”。
 
  “国际培训班应该是让全世界的人了解甘肃,让甘肃走向世界的最好窗口。”甘肃省自然能源研究所所长、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国际太阳能技术促进转让中心主任喜文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用“窗口”来形容这上已经在兰州举办了20多年的新能源开发利用技术培训班再也恰当不过了。因为,每年都会有几十个国家的专家、学者、政府要员在黄河之畔聆听来自甘肃能源专家、学者们为他们授课,期间,承办者甘肃省自然能源研究所、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国际太阳能技术促进转让中心不仅会组织他们领略甘肃的自然风光,也会带领他们深入甘肃的相关企业,能源基地,在他们了解甘肃的同时,也使得甘肃的企业了解到他们的需求,以更好地促成企业间的合作。这也就在无形之中把我省在太阳能、风能领域的技术和产品推广到国际上去,为甘肃能源企业的转型跨跃搭建了一人很好的平台。
 
  2005年,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与中国政府正式签字同意在甘肃自然能源研究所基础上建立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国际太阳能技术促进转让中心。中心建成后,已有300余名国际著名专家前来讲学,进行技术交流,100多个国家的政要、使节前来参观访问。“我们在太阳能应用领域所取得的成果和经验,不光获得了发展中国家的赞誉,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肯定和支持,兰州已经无可争议地成为国际太阳能科研和技术培训中心。”喜文华自豪地说。
 
  据介绍,该中心已先后为118个国家培训了近1300名太阳能、风能技术开发和管理人才,中国的太阳能技术与产品通过这座桥梁正在走向世界。“这1300多人每个人都是一个播种机,他们已经成为我们友谊的使者,技术的推广者,市场的开拓者。”喜文华这样评价在该中心参加过新能源开发利用技术培训的国际友人。
 
  “我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利用太阳能温暖全中国!照亮全世界!尽管我的梦想不一定能实现,但我会为我的梦想会竭尽全力地贡献出我的一切!”对太阳能充满热情的喜文华坚定地说。他正在自己的脑海中勾画国际培训班未来发展的前景,除了有针对性地完善培训教材之外,下一步,他们还将广泛与企业合作,把前来参加培训的国际友人引导到甘肃的企业中,促进合作,促进甘肃的企业跨越转型到国际市场,使甘肃与国际接轨。同时,还将开展产业化的项目的合作,不光让我们的产品占领国际市场,还要这些发展中国家建企业,建工业,就近生产让他们帮助推广我们的产品。“如果有机会的话,我希望把现在的培训班直接办成培训学院,让更多的外国友人来了解甘肃,投资甘肃,为甘肃经济的转型跨越做出更大的贡献。”喜文华说。(更多内容请点击大西北网七里河频道:http://www.dxbei.com/n/qilihe/)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