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大地震现场。(资料图片)
日本大地震引发的海啸淹没大片房屋。(资料图片)
史上损失最大——3800亿美元
日本地震、海啸以及福岛核危机:损失超过2100亿美元(约合1.3万亿元人民币);
泰国洪灾:损失超过400亿美元(约合2524亿元人民币);
新西兰地震:新西兰央行估计去年新西兰大地震造成的损失达250亿美元(约合1577亿元人民币)。
联合国秘书长减灾项目特别代表玛格丽塔·瓦尔斯特伦5日说,2011年是有记录以来自然灾害“最烧钱”的一年,日本大地震等灾难给全球造成的损失总计高达3800亿美元(约合2.4万亿元人民币)。
损失比2005年高出三分之二
瓦尔斯特伦是在日本大地震一周年纪念活动的记者招待会上公布这一数字的。瓦尔斯特伦说,先前最高记录出现在2005年,当时“卡特丽娜”飓风袭击美国南部。相比之下,去年损失比2005年多三分之二。
按她的说法,日本和新西兰去年发生大地震,是“烧钱”的主要原因。瓦尔斯特伦说:“地震是代价最高、最致命的灾难。”另外,泰国等国遭遇洪灾,同样损失不小。
瓦尔斯特伦说,尽管灾害损失不断增长,因灾死亡人数却呈现下降趋势,原因是各国引入了更完备的预警系统和应对措施。但她认为,许多国家遭受自然灾害时,经济状况面临较大威胁。“全球50%的人口暴露在灾害风险下,原因是他们生活在(经济)状况脆弱的地区。”
另外,瓦尔斯特伦解释道,灾害风险在全球范围内增加,源于气候变化、自然资源损耗、土地使用不当和环境恶化。她建议,每个国家在谋求发展的同时必须努力应对可能发生的自然灾难。(阿南)
30年后
福岛人口将减半
本报讯 据日本新闻网6日报道,日本政策研究大学院大学的准教授出口恭子的一份最新的研究报告说,30年之后,福岛县的人口将减少一半。
出口恭子认为,核泄漏事故发生后,以母子为中心的人口外移最为突出。加上核污染问题的长期化,导致越来越多的人背井离乡。
出口恭子认为,地震前,福岛县等地人口已经出现减少的趋势。假如不发生地震的话,到2040年,福岛县人口将比2010年的基数减少36%,而此次因为核泄漏和大地震的因素,福岛县在30年后,人口将减少一半。(中新)













